帶著孩子回了一趟老家,跟我爸媽閑聊時,我媽就說起了我小時候的一個玩伴大壯。
我媽說,大壯現在混的越來越好,前段時間回家鄉搞助農項目,投資了一千多萬,真是大手筆,了不得。
我爸接過我媽的話茬,接著說,小時候大壯就是你們一群孩子的娃娃頭,老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小時候就看著有出息。
其實,說起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句民諺,很多朋友都聽到過,說的是通過一個人小時候的性格秉性、行為方式,就能看出他未來的狀況。
不過話說回來,我想很多人可能都跟我一樣,覺得這種說法有點言過其實,畢竟一個人的成長,還會面臨各種環境的考驗,怎麼能單純依靠兒時的一些表現,去預測他的一生呢?
但事實上,當我後來深入了解這句民諺背后的科學依據時,我才發現,可能這句話比我們想象的還要有一定的道理。
眾所周知,孩子的身心成長,就像四季農事一樣,遵循著一定的規律。
一般而言,3歲是培養孩子獨立自主能力的關鍵期,同時也是大腦發育的黃金期。
心理學家布魯姆就在研究中發現,如果將一個孩子在17歲時的智商,設定為100%,那麼其中的50%都會在3歲前發生。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