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19人死亡、5人失聯,花蓮地檢署已朝向過失致死和公務員廢弛職務等方向偵辦,已前往中央、花蓮縣政府和鄉鎮公所調取相關資料。
9月23日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光復鄉,截至14日統計死亡人數19人、失聯人數5人、救出人數717人、受傷157人。
花蓮地檢署今日表示,事發後已陸續調取中央相關單位、花蓮縣政府及鄉鎮公所資料,陸續還會視偵辦進度和需求再調閱相關資料。
日前媒體報導立委傅崐萁指颱風所有撤離工作由鄉鎮市區公所負責。地檢署表示,這些相關訊息都會列入偵辦中調查。是否已約談或傳喚相關人員,地檢署說「該做的都會做,持續進行中」。
地檢署表示,目前案件朝向過失致死、公務人員廢弛職務等相關案件的他字案偵辦。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官方亦稱為0923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2])是2025年9月下旬在台灣花蓮縣馬太鞍溪沿岸區域爆發的嚴重水災。其肇因于7月21日台風薇帕外圍環流夾帶的雨勢引發山崩,并于馬太鞍溪上游萬榮鄉處形成堰塞湖,其后因受台風樺加沙外圍環流暴雨影響而于9月23日14時50分起發生多次溢流。事發后,馬太鞍溪的南岸堤防及台9線馬太鞍溪橋遭龐大洪流沖毀,下游的光復鄉境內多處亦因而遭洪水淹沒,導致多人傷亡與嚴重災損。
堰塞湖壩體滿水后溢流造成沖刷下切80米,多位專家學者認為下切程度恐達到潰壩等級,導致比預期更大量的水流涌出,致使災害發生。截至10月11日,事故發生前堰塞湖水深約200米,溢流潰決后水位高程已下降119米,湖域面積從140公頃降至12.
6公頃,總蓄水量則從9,100萬立方米減少至115萬立方米,蓄水量約為原來量體之1.7%。
在網絡社群號召下,來自台灣各地的大批民眾與各慈善團體、民意代表,搭乘台鐵前往花蓮擔任被台灣媒體稱為「鏟子超人」的志工,協助災后復原作業。官民各界除了發放捐款、捐助民生物資予當地前進指揮所、受災戶等,亦提供大型機具、無人載具協助住家與道路清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