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有無數的才子青史留名,他們或是文思斐然、或是才氣逼人。古時候的讀書人講究「學而優則仕」,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每個讀書人的心中夙愿,于是在這種思想的指引下,文人最「正統」的出路便是入仕為官。即便是飄逸浪漫如李太白、豪放崢嶸如辛棄疾、纏綿婉柔如柳三變也逃不過這個定律。在宋朝有這樣一位千古文人,他有天縱之才,亦是追求入世,但一生之中在官場上卻始終郁郁不得志,屢遭貶謫而且還越貶越偏,這個人就是蘇軾!
在我們的印象之中,蘇軾是豪放派的詞宗,那他的詩詞理所應當的應該是不羈的、豪邁的。確實,蘇軾的作品大多十分飛揚,但在其中有這麼一首與眾不同的詞,它寫在蘇軾被貶官之后最為苦悶的時候,是蘇軾作品之中為數不多情感落寞的詞曲,它就是《卜算子.
蘇軾其人,千古之名
蘇軾出生于眉山,因著家學淵源的緣故,幼時的他受到了父親很好的啟蒙,并且其父蘇老泉為兒子起名為「軾」,本身就是對兒子寄予了深厚的希望。嘉祐元年的時候,蘇軾隨著父親首次出川赴京趕考,年少輕狂的蘇軾在做文章的時候,自編典故應用在文中。後來,當主考官歐陽修詢問蘇軾的時候,他只是一句:「何必洞悉出處」便打發了當時已經為名滿天天下的歐陽修。
縱觀蘇軾的一生,他確實在仕途上屢遭坎坷,但好在蘇軾生性豁達,眼前的困厄對他來說只是紅塵煉心的一部分罷了!雖然在官場上不得意,但在文壇中,蘇軾一直享有盛名。無論是早就對蘇軾青眼有加的歐陽修一派,還是與蘇軾政見相左的王安石一派,對于蘇軾的才華都是認可的,甚至于在「烏台詩案」
其實蘇軾之所以享有千古美譽,除了他的詞文是宋朝文壇的執牛耳者之外,更重要的是他身上的那種韌性和樂觀。即便蘇軾在官場上屢被打壓,但他從來都是不會被打垮的,蘇軾一生的作品之中,確實有婉約新麗的詞曲,也有備顯落寞的詩詞,但它們的基調歸根究底都是積極的、有希望的,而不是破碎的、黑暗的。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