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典詩詞當中,月亮一直是一個神奇的存在。古往今來產生了那麼多有關月亮的詩詞,而月亮本身也被賦予了多層的思想意義。
「月圓人未圓」表達了詩人渴望團聚;「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表達了詩人看見同一輪明月后的遙寄思念。「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亮又成為了一個孤獨詩人排遣孤獨的對象。
今天我們談到的另外一首唐詩,其實也表達出了月亮所表達的另外一層意蘊。這個詩人雖然只流傳后世這麼一首唐詩,還是卻寫得非常有味道。
昨夜圓非今夜圓,卻疑圓處減嬋娟。
一年十二度圓缺,能得幾多時少年。
這就是唐代詩人李建樞的《詠月》,古往今來有很多的詩歌都會寫到月亮,比這首唐詩精彩的篇章也多不勝數。但這首唐詩當中卻全文沒有出現一個月字,反倒出現了三個圓,每一詩句都帶有特定的詩詞韻味和所包含的哲理。
「昨夜圓非今夜圓,卻疑圓處減嬋娟」,唐詩的一開始就有一種辯證法的論證。昨天晚上的圓月也并不是今天的圓月,真的懷疑這圓月是否能一如既往的美好。昨天的圓月和今天的圓月看上去差別并不是很大,但是這畢竟是兩天當中所看到的月亮,差別依然是存在的。
但是看上去相差不大的月亮,是否真的如之前所看到的一樣美好?
「一年十二度圓缺,能得幾多時少年」,后半兩句的就是詩人的感慨地發出的議論。在這一年當中有12個月,也就有12次月圓月缺。看起來很多,實際上也很少。那麼在人的這一輩子當中,究竟能經歷過多少次的月圓之時呢?更何況那短暫的青春又能有多少呢?
所以這首詩歌談不上有多麼豐富的詩歌韻味,也沒有講出多麼大的道理。不過卻憑借著詩人在最后兩句唐詩的發問,告誡我們要珍惜時間。
月圓月缺是有規律的,每個月都如此,每年也都是如此。但是今天的月圓和明天的月圓絕不會相同。就像是我們普通的人一樣,今天我們看到月亮和昨天我們看到的月亮不同,在月亮的眼中,每一天的我們也都會有不同。
時光如水一去不復返,不管是想要重回哪一天哪一個小時,哪怕是哪一分鐘的選擇,都已經是不可能的了,你所可能把握的只能是未來。
而你已經過去的那段時光將永遠地消失在時間的長河當中,最多也只能在你的記憶當中泛起一朵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