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正因如此,人們才會花費十年甚至是更多的時間去寒窗苦讀。
因此,才有了「孟母三遷」的典故,才有了「頭懸梁錐刺股」的千古美談,才有了「鐵杵磨成針」與「程門立雪」等等這些千古流傳的經典故事。
然而,花費十年乃至幾十年的時間去讀書,這是一件極其艱苦的事。而且,苦讀往往伴隨著無盡的孤獨與思考,伴隨著無盡的寂寞與困惑。
因此,在讀書的過程中,有人一遇到阻礙便畏畏縮縮,止步不前;有人一遇到困難便垂頭喪氣,半途而廢;有人一吃不了苦便丟盔棄甲,落荒而逃。
于是,世間便出現了很多勸學的詩文,最著名的有「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等經典勸學詩文。
而在眾多的勸學詩文中,我認為大唐著名的書法家顏真卿的《勸學詩》最為經典。因為這首《勸學詩》句句都稱得上是千古名句,句句都激勵了世人一千多年。其詩如下:
《勸學詩》
唐•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創作背景:
顏真卿(公元709年—公元785年),字清臣,號應方。唐朝著名的政治家,書法家。
作為大唐著名的書法家,顏真卿的代表作有《多寶塔碑》、《麻姑仙壇記》、《祭侄文稿》等書法作品。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