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讀者問過我,為什麼世人總是把蘇東坡的一生寫得凄凄慘慘,以他的家世和聲名而言,比起普通人不知要好上多少?
所以這位讀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質疑:他也不過是犯了文人的通病,「為賦新詞強說愁」罷了!
事實上,這位讀者的話并沒有什麼錯。
在眉州故里,蘇家是頗有恒產的,且聲望斐然,蘇東坡的祖母史家,是當地的望族,其父蘇洵雖早年不太著調,但娶得卻是眉山首富程文英之女,所以他才能得到時任益州知州(后升副宰相)張方平的欣賞,把他們爺仨一同推薦給了歐陽修。
歐陽修彼時早已名滿天下,且和梅堯臣同為京試的主考官。
就這樣三蘇父子一起上路,趕赴汴京參加科考,蘇東坡和蘇轍一起中第。
若不是歐陽修為了避嫌自己的門生曾鞏,蘇東坡便是那一年的狀元郎。
不久后,蘇母過世,蘇東坡還鄉守孝三年,再回京時參加制科考試,為百年第一,三年京察開始,簽鳳翔府判官。
三年期滿后,蘇東坡辭別學生董傳,寫下那兩句名垂青史的詩: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