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某些人某些事,對別人而言可能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可是,在人生的某一時刻,它們卻在你的腦海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跡。無論過了多少年,每當你想起來,依然會痛徹心扉。而在古詩詞中,對詩人們產生重大影響的事情,即有平凡人的小事,又有國破家亡的大事。
其中,「國破家亡」不僅能改變很多人的命運,還能改變一個人的藝術風格,例如南宋末年的著名詞人——張炎。公元1276年,元人攻破臨安,南宋滅亡。不久,張炎的祖父張儒被元人除掉,所有家財也被抄沒殆盡。自此以后,張炎這個世家公子不僅衣食無著,連個人前途都成了大問題。
為了謀生,張炎北上大都,南下吳越,努力掙扎,可最后都歸于無奈。公元1300年,時年53歲的張炎正好在吳越一帶漫游,偶遇他的一位學生陸行直。故人相逢,未免傷懷。于是,萬分感慨下,張炎便給他的學生寫了一首千古心酸詞《清平樂》,詞尾12字驚艷文壇,成為宋詞中的蓋世絕作。
讓我們穿過歷史的風塵,走近這首詞:
清平樂·候蛩凄斷
候蛩凄斷,人語西風岸。月落沙平江似練,望盡蘆花無雁。
暗教愁損蘭成,可憐夜夜關情。只有一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