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帝王詩詞,大家首先想到的應該是詞中之帝李煜。但事實上,除了李煜外,還有很多帝王都留下過詩作。而且與一般文人的詩作相比,他們的作品讀來往往很不一樣。我們舉兩個例子,就能發現到底有什麼不同了。
李世民《賜蕭瑀》,「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穩重而又自帶氣場,這是一般文人寫不出來的。而武則天則更牛氣,臘日要賞花,季節沒到花還沒開,硬是寫了一首催花詩《臘日宣詔幸上苑》,詩云「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意思是:你們都給我連夜開放,別等到早上。
看了李世民和武則天這兩首詩,大家就明白了,帝王詩中往往帶著一股別樣的霸氣和威嚴。不過估計有朋友會覺得,唐代本來就詩風豪邁俊朗,宋朝的帝王就不一定了。
非也!不信咱們來看一首宋太祖趙匡胤的一首七言詩:
《詠初日》(今傳有多個版本,或有一兩字之差)
太陽初出光赫赫,千山萬山如火發。
一輪頃刻上天衢,逐退群星與殘月。
趙匡胤平生僅存這麼一首詩,28個字大氣磅礴,除此外還有幾個不成詩的殘句存世,但僅是這一首詩,就能證明他的水平。在沒有讀到這首詩之前,有多少人和我一樣,一直覺得趙匡胤就是個莽夫。
趙匡胤本就是將門之后,因在沙場屢立戰功,才一步步走上了人生巔峰。趙匡胤是很愛讀書的,當初選宰相時,很多朝臣建議選一直跟著他的將才,他直接表示:「宰相須用讀書人」,可見他對讀書人是很看重的。就連臨死前,他都定下遺囑:「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這一訓言,趙氏幾代皇帝都不敢違抗。
喜讀書,自然也要找時間寫首詩來證明自己的實力,這首《詠初日》就是其得意之作。
首句,「太陽初出光赫赫」完全是脫口而出的話,沒加任何錘煉,卻自帶英氣。「赫赫」這兩個字,最開始出自《詩經》,唐代文人很少用,趙匡胤用在這兒形容太陽盛大的樣子,十分貼切。
次句「千山萬山如火發」看上去有點兒打油詩式的兒戲,但仔細想想,其實畫面感很強。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