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中描寫愛情的篇章有很多。
愛而不得,是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兩心相許,是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日夜相思,是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娓娓道來的愛,浪漫美好,讓人心向往之。
但小編今天要講的這首詩,則是區別于《詩經》中所有愛情詩的「異類」。
它只有短短47個字,尺度之大卻令人咂舌,一度被后世批判為靡靡之音。
《毛詩序》中評價此詩:
惡無禮也,天下大亂,強暴相陵,遂成淫風。
指責其是亂世中禮崩樂壞的產物,透露著[淫.靡]之意。
歐陽修更是大罵此詩傷風敗俗,有違大道。
這首詩就是《詩經·召南》中的《野有死麕》。
《野有死麕》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
有女懷春,吉士誘之。
林有樸樕,野有死鹿。
白茅純束,有女如玉。
舒而脫脫兮,
無感我帨兮,
無使尨也吠!
這首詩不長,卻不容易讀懂。
讀懂之后你一定會大呼,原來古人這麼開放嗎?
我們先從詩題開始講起:
麕,即獐子,沒有角,比較膽小,是當時比較好捕獲的獵物。
野有死麕的意思,就是在野外有一只死去的獐子。
故事的開篇,是男主人公的視角展開的: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
男人在野外打死了一只獐子,用白茅將它包裹起來。
白茅是一種草的名字,長而堅韌。
捕獲了獵物,男人卻沒有急著回家去飽餐一頓。
有女懷春,吉士誘之。
原來他有一個愛慕的姑娘,姑娘正是情竇初開的年紀,讓人忍不住想要挑逗一番。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