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賀才高命薄,體弱多病,只活了27歲便郁郁而終,撒手人寰。
被稱為「詩鬼」的李賀,雖然只存活于世上二十多載,然而李賀在世上的兩百多首存詩,卻令世人懷念其至今,其中有一首四句詩,更是驚艷了千年的時光。
寒門貴族——李賀
公元790年,李賀出生于福昌縣昌谷一個落魄的貴族家庭。
李賀的先祖是唐高宗李淵的叔父,屬于唐朝宗室大鄭王李亮房的那一脈后人。
對于自己擁有李唐宗室的高貴血統,李賀也覺得十分自豪。
然而現實情況卻是等到李賀這一代的時候,他這個「宗室王孫」早已世遠名微,家道中落了,李賀後來的仕途也是諸多不順。
李賀自幼體瘦,長相也是極有特點。
詩人李商隱在《李賀小傳》一書中曾這樣描述李賀的外貌:「長吉細瘦、通眉、長指爪,能苦吟疾書。」
李賀的父親李晉肅,早年間被朝廷雇為「邊上從事」,而后去蜀地任職。
在李賀出生的前半生里,李晉肅多半在外地漂泊,輾轉多地,做些小官。
待到李賀出生后,李晉肅升為陜縣縣令。
李賀的母親鄭氏,膝下有一女二子。
雖說李家是皇親貴族的出身,然而李賀一家人的家境情況卻并不太好,只靠著父親當縣令的微薄收入來維持一家人的生計。
在李賀十幾歲那年,李晉肅便病死了。
李賀的身世,說起來與「初唐四杰」頗有些相似的地方。
在年少高才方面,李賀與駱賓王一樣,七歲便能辭章,而后名動京華。
據傳在公元796,彼時的李賀才七歲,大詩人韓愈與其好友皇甫緹見了李賀的詩詞,便覺得十分驚訝,贊不絕口。
再後來,韓愈得知此詩詞的作者居然只是一個七歲的小娃娃,便約了好友一同登門求證。
高軒馬車在李賀的家門口停下,李賀開門迎接韓愈。
韓愈有心要驗證李賀的詩詞水平真正如何,便要求李賀當場作詩一首,于是便有了後來那首《高軒過》,令韓愈等人折服不已。
從這之后,李賀「神童」之名,名揚四方,而韓愈看望李賀的這則小故事,也成為當地文壇上的一樁美談。
而面對眾多人的稱贊,李賀卻沒有驕傲自滿,反而是更加勤學苦讀。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