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是古代文學的經典美,《詩經》包羅萬象,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最早作品誕生西周初期,《周頌》就是最早的貴族文人作品,《大雅》是周王朝鼎盛是時期產物,也是上古僅存的史詩。
據傳春秋時期流傳下來的詩有3000首之多,但傳到后世,只剩下311首,孔子編輯《詩經》后,孔子選「孔門十哲」七十二賢之一的子夏作為傳承者,至于為什麼只剩下300多首,可能是戰亂或者時代不同所以將一些詩淘汰了。
不過在時代的潮河當中,一首由177個字,一章39個字構成,每章39個字只有3個字不同,其余36個字都在重復的一首詩流傳了下來,而且還成為了千古經典,最熟悉的一句就是: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這句就是出自《國風·王風·黍離》。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這首詩是東周都城洛邑的民歌,其中的黍指的是農作物,也暗指家鄉,當詩人回到家鄉的時候,當年的繁盛已經不見了,昔日周王朝的奢華也消失了,就連剛剛經歷過的戰火的痕跡也找不到了。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