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的詩歌繼承了漢詩傳統,寫實樸素,重視教化;南朝詩歌則注重藝術技巧和抒情性。北朝樂府直率粗獷,具有濃重的民族風味,頗有慷慨悲歌之氣;南朝樂府則婉轉纏綿,極盡細膩,多抒情之作。
譬如我們都很熟悉的《敕勒歌》、《木蘭辭》等就是典型的北朝樂府詩,而《子夜四時歌》、《采蓮曲》等則是溫婉江南的南朝樂府詩。今天向大家介紹的便是一首南朝樂府經典之作,此詩是被譽為中國詩歌史上「言情之絕唱」,但千百年來詩家為之爭議不絕,現代研究者也稱其為古詩界的「哥德巴赫猜想」。且來欣賞這首無名氏之作——《西洲曲》:
南北朝·無名氏
憶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單衫杏子紅,雙鬢鴉雛色。
西洲在何處?兩槳橋頭渡。
日暮伯勞飛,風吹烏臼樹。
樹下即門前,門中露翠鈿。
開門郎不至,出門采紅蓮。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
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
置蓮懷袖中,蓮心徹底紅。
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
鴻飛滿西洲,望郎上青樓。
樓高望不見,盡日欄桿頭。
欄桿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簾天自高,海水搖空綠。
海水夢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
這首《西洲曲》是南朝樂府民歌中最長且最成熟最精致的一篇抒情詩,歷來被視為南朝樂府的代表作,被贊譽為「言情之絕唱」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