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詩歌最鼎盛的唐代,女詩人也是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有專家曾特意考證,大唐290年期間,經出現了207位女詩人。這還僅僅是有詩作傳世的,而被淹沒在歷史長河中的無名女詩人想必更多。
這兩百多位女詩人中,最杰出的代表便是唐代四大才女——李冶、薛濤、劉采春、魚玄機。其中李冶生于盛唐,被稱為女中詩豪;薛濤、劉采春均屬中唐,分別被冠以女中文妖、女中歌伶之稱;魚玄機獨處晚唐,也是四大才女中才名最盛的人,被稱為女中詩圣。
四大才女,各有佳作傳世,其中劉采春因僅有6首詩傳世,數量最少,理所當然排在了四才女之末。傳世之作雖少,但這6首詩卻俱都絕妙入微,征服了后世無數詩家。今天咱們就來欣賞劉采春的這六首《啰唝曲》:
唐·劉采春
其一
不喜秦淮水,
生憎江上船。
載兒夫婿去,
經歲又經年。
其二
借問東園柳,
枯來得幾年。
自無枝葉分,
莫恐太陽偏。
其三
莫作商人婦,
金釵當卜錢。
朝朝江口望,
錯認幾人船。
其四
那年離別日,
只道住桐廬。
桐廬人不見,
今得廣州書。
其五
昨日勝今日,
今年老去年。
黃河清有日,
白髮黑無緣。
其六
昨日北風寒,
牽船浦里安。
潮來打纜斷,
搖櫓始知難。
劉采春在唐代四大才女中排名雖在最末,但在當時絕對是最受歡迎的,因為它不僅是一位女詩人,而且是一位女演員、女歌手。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