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首詩被稱為「詩中的詩,頂峰中的頂峰」,這首詩就是唐代詩人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
事實上,《春江花月夜》是一個樂府舊題,相傳為陳朝后主所創。不止是張若虛,很多詩人都寫過同名的詩詞。
那水平怎麼樣呢?
今天分享8首《春江花月夜》,一起體會下同樣的題目,不同的詩意吧!
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
春江花月夜二首·其一
隋 · 楊廣
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
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
其二
夜露含花氣,春潭瀁月暉。
漢水逢游女,湘川值兩妃。
這是隋煬帝楊廣的名作。
如果把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與楊廣的《春江花月夜》相比,可清楚地看出其描寫春江花月夜景是受到本篇啟示的。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楊廣這首詩在描繪春江花月夜花開景色這方面,具有開先河之功,起了示范之用。
「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描繪了一個絕妙的江流扶明月,潮水擁星光的意境,給人以美的享受。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春江花月夜
唐·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裴回,應照離人妝鏡台。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這是唐詩中的絕唱。
詩人以江為場景,以月為主體,描繪了一幅幽美邈遠、惝恍迷離的春江月夜圖,抒寫了游子思婦真摯動人的離情別緒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突破了梁陳宮體詩的狹小天地,表現了一種迥絕的宇宙意識,創造了一個深沉、寥廓、寧靜的藝術境界。
通篇融詩情、畫意、哲理為一體,意境空明,想象奇特,語言自然雋永,韻律宛轉悠揚,為歷代文人墨客吟詠唱頌,被聞一多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宮體詩的自贖》)。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