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4年三月,身在黃州的蘇軾接到新的任命書,到汝州任團練副使。四月,蘇軾離開黃州到汝州赴任,途經江西九江的時候,他游覽了廬山,一來是寄情山水,二來是借山水消除因工作為他帶來的疲勞。
廬山位于江西省北部,矗立于長江南岸、鄱陽湖之濱,「匡廬奇秀甲天下」的美稱古已有之。這里岡巒環列,山峰連綿,云霧翻卷,煙雨蒙蒙。歷代文人游歷此地,莫不被其奇幻瑰麗的山色傾倒,且留下了吟詠贊嘆廬山的華麗篇章。
唐代詩人錢起就曾贊嘆廬山:「咫尺愁風雨,匡廬不可登。只疑云霧里,猶有六朝僧。」在眾多詩人眼里,最使人感覺奇幻駭異的是廬山的風云霧靄,以為是它造就了此山的神奇莫測。
蘇軾剛到廬山時,呈現在眼前的景象是山谷奇異而秀麗,這樣奇異的景色是他平生從未看到過的,接踵而至的山形和景色讓他的兩眼幾乎是應接不暇。匡廬七峰的奇險壯麗、變幻莫測引起詩人勃勃興致,他筆耕不輟,為這座名山共寫下七首詩。
而這首《題西林壁》,是蘇軾在西林寺僧人的陪同下游玩廬山腳下的西林寺,題寫在西林寺的墻壁上的一首詩。
該詩可以說是蘇軾對此次廬山之行的一個總結,也是七首詠廬詩之中的精品佳作。這首詩還曾入選小學語文教科書,校園朗朗的讀書聲中,就有這首詩的旋律。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