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才華的人,都狂都傲,唐伯虎也不例外。
科考失意后,唐伯虎在姑蘇城內桃花塢筑桃花庵,作《把酒對月歌》以銘志:
李白能詩復能酒,我今百杯復千首。
我愧雖無李白才,料應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長安眠。
姑蘇城外一茅屋,萬樹梅花月滿天。
提起這首詩,不覺又讓人想起柳永,他也是在落地后作《鶴沖天 · 黃金榜上》:
「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但唐伯虎與柳永不同的是,柳永晚年及第,且政績斐然,算是實現了曾經的理想。
唐伯虎則不然,他為自己心中的那點傲氣,付出了一生的代價。
并且可以負責任地說,電影、電視劇里演得都是假的,包括他點秋香的著名橋段。
秋香要比唐伯虎大20歲之多,等他長大時,秋香早已脫籍,成半老徐娘。
后人習慣于把風流才子和一代名妓撮合到一起,就像英雄和美人一樣絕配,但實際上只是文人墨客的一廂情愿,無非是滿足于自己內心的虛空和渴望而已。
包括詩仙和詩圣的生活,也是一地雞毛。
唐伯虎,名唐寅,祖上確實顯赫,遠祖唐儉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受封「莒國公」,所以唐伯虎也自稱「魯國唐生」。
到了明代,他的高祖唐泰也是一位聲名顯赫的將軍,死于土木堡之役。
而他的父親唐廣德則是一家酒館的老闆,因此,唐伯虎深諳「酒桌文化」。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