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是唐代最有影響力的詩人,被人尊稱為詩仙。據傳李白可以斗酒詩百篇,他不但文采高絕,本人也是狂放不羈,十分瀟灑。在李白的諸多著名作品中,《將進酒》可算作他的代表作,每每讀來讓人不由得心情也豪邁起來。
其實,我們所接觸的《將進酒》并非李白的原作,而是有人在他的詩句中進行了修改后的樣子。若看到《將進酒》的原版,就會發現與書本上的還是有很大差別的,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唐朝是中華文化鼎盛發展的時代,涌現出了大量的優秀文人,名詩佳作數不勝數。只是礙于當時的信息交流方式十分落后,有些驚世之詩做成了,卻無法傳播。面對這一情況,在之后各朝代的管理機構都默許了一種折中的辦法,那就是允許套詩。
所謂套詩,就是對一首詩進行修改,將詩句中的詞語替換成其他的詞語,以借助原詩的結構來抒發修改者的情懷。這種方式很大程度上對推動優秀詩歌的普及起到了促進作用,也避免了很多優秀詩句被人遺忘。
可這麼做的副作用也很明顯,當同一首詩以不同的修改版呈現出來,人們就會迷惑于到底哪一首詩才是最開始的原作。
現在我們所了解的《將進酒》也可是是這種情況。我國的專家在敦煌考古時,就發現了《將進酒》的另一個版本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