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最經典的一首情詩,剛問世便被人們奉為經典,至今無人超越
2024/12/23

蘇軾曾在評價一位歷史名人時說道:「論大道似韓愈,論事似陸贄,記事似司馬遷,詩賦似李白」。蘇軾評價的這個人就是北宋文學家歐陽修。歐陽修十分惜才,并且眼光獨到,唐宋八大家中,有五位都受過他的提拔。

而歐陽修自己本身也是一位大文豪,一生創造過許多著名的詩詞,其中有一首詞,據說是歐陽修最受爭議的一部作品,剛剛被世人知曉時,轟動一時,被后人稱為經典,有人說他在寫愛情,有人說他是在寫友情,至今也沒有人能夠超越。這首詞就是《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

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

宋朝 歐陽修

尊前擬把歸期說,欲語春容先慘咽。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寸結。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

詞的一開頭充滿了喜慶熱鬧的氛圍,說「尊前擬把歸期說,欲語春容先慘咽。」在熱鬧的酒席上面,大家有說有笑,主人公卻打算和親朋好友們宣布自己即將要離開的消息,主人公還沒有開口宣布,如春風嫵媚的美人便先哽咽流淚。

雖然前兩句是敘事,但是我們卻能在這些簡單的描述中深切地感受到離別的悲傷。歐陽修通過宴會上的熱鬧和美人的離別不舍悲傷之情放置一起,形成了一種強烈的對比,更加突出了離別的不易。

接下來的兩句,也就是全詞最受爭議的兩句話「

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意思是這世間里總是有那麼些癡情的人們,其實春風與月亮本來是毫無感情的事物,都是人們的癡情給它們賦予了悲傷的含義。這兩句話結合一開頭的美人,確實是在講男女之間的惜別,但是如果我們能夠把整首詞都給讀完,我們會發現歐陽修想要表達的不僅僅是這麼簡單的情感。

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寸結」。這句話是在說離別的歌曲不用再填新的歌詞了,光是以前的離別歌曲就已經足以能讓人愁腸郁結了。這樣的不舍,到底要怎麼樣才能做到離別呢?「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只有你和我一起看完這洛陽城的花容景色,才能真正地沒有遺憾和這里的春風告別。

看到這里,我們可以看到歐陽修實際上是在與洛陽城中的所有事物告別。當時,歐陽修已經不在西京任職了,所以不得不離開洛陽,他告別的不僅僅是洛陽的朋友們,還有洛陽的百姓,洛陽的一景一物。

可惜的是,洛陽的牡丹花也終有看盡的那一刻,到最后我們還是不得不就此離別。

可以看出,歐陽修最后一句看似十分豪放的告別,其實卻包含了深深的不舍與對于世間萬物終有離別消散的無奈。

而這首詞也被人們傳唱至今,多用在與人離別的情景中,但同時又值得人們一遍又一遍地去回味,因為里面蘊含的人生哲理在不同的人生時期都會有著不同的感受與覺悟,不得不說,歐陽修的確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

參考資料:《宋史》、《唐詩宋詞鑒賞》

白居易慶賀外孫女滿月,滿心歡喜寫詩一首,結尾十字打動世人千年
2025/01/10
劉禹錫、白居易、元稹,一人一首寶塔詩,可惜讀過的人不多
2025/01/10
一首絕妙古詩,寫盡人間最暖的思念,讀過的人都不簡單
2025/01/10
劉禹錫雪中惜別白居易,寫下一首詩曠達豪邁,其中兩句妙傳千古
2025/01/07
告別2024,喜迎2025,送你難以抵御的詩句,祝福新年新氣象
2025/01/03
夜宿江邊,孟浩然寫下了一首千古名篇,將「愁」寫得淋漓盡致
2025/01/03
柳宗元的一首山水名篇,僅20字,寫盡了孤獨寂寞與寒冷,千古流傳
2025/01/03
李白在黃鶴樓留下兩首第一流的七絕,極度唯美,末尾都是千古名句
2025/01/03
范仲淹鎮守邊關寫下一詞,被歐陽修譏笑,卻名流千古,成為邊塞詞的首創
2025/01/03
一位詩人陷害蘇軾,制造「烏台詩案」,卻寫下一首宋詞,成冬雪名作
2025/01/03
蘇東坡45年作下的兩首詩詞:一念一嘆,寫盡人生百年
2025/01/03
張炎的一首千古心酸詞,詞尾12字驚艷詞壇,成為宋詞的蓋世絕作
2025/01/03
唐代詩人王維:暗戀著一個不該愛也不敢愛的女人,一錯便是一生
2025/01/03
辛棄疾這首詞句句用典,被人詬病,卻成為千古名篇
2025/01/03
黃庭堅寫下一首千古名篇,八句詩包含八個典故,驚艷了后世千年
2025/01/03
雖只有20字,卻被稱為最肉麻的唐詩,讀后讓人臉紅,究竟是什麼詩
2025/01/03
蹲大獄的蘇軾看友人送來了魚,面色慘白,給弟弟寫下了一首絕命詩不料因此得救
2025/01/03
張九齡官場失意,有感而發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被譽為五律中的《離騷》
2025/01/03
和尚隨手寫了首七絕,蘇軾化身小迷弟跟寫一首,百年來難分勝負
2025/01/03
朱淑真很經典的一首詩,短短28字,句句盡是妙語,字字叩擊人心
2025/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