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圣杜甫
用沉郁頓挫的筆觸記錄著大唐由盛到衰的全過程,他的詩被人們稱為詩史。
半生漂泊,一路逃亡,所見所聞皆是百姓疾苦,家國災難,而他始終未忘為自己熱愛的國家盡自己綿薄之力。
唐玄宗天寶十四載十一月,安史之亂爆發,這是杜甫顛沛流離的開始。
次年6月,叛軍攻下潼關,唐玄宗匆忙逃向四川,7月太子李亨即位于靈武稱唐肅宗。
杜甫聞訊將家眷安置在鄜州羌村,孤身一人投奔唐肅宗,結果途中被安史叛軍俘獲,押送至長安。
唐肅宗至德二年春,身陷囹圄的杜甫目睹長安城一片蕭條凌亂,百感交集寫下了這首感情充沛的五言律詩《春望》,全詩如下:
春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國破山碎,滿目荒涼,曾經那個繁華的帝都,如今已是殘破不堪,觸目驚心。
·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山河破碎后的長安城是怎樣一番景象呢?
本是春城最明媚之時,可是國都淪陷,城池殘破,山河雖在,早已是亂草遍地,林木蒼蒼。
國已破,城又春,滿目萋萋,百感焦灼。一個「破」字,一個「深」字,無不令人悚目驚心,心之悵惘。
·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