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雜詩
清·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
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
自古吟詠落花的詩詞,佳篇名作疊出。有孟浩然「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有杜甫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有韓翃的「春城無處不飛花」,還有李煜的「流水落花春去也」等等。這些寫落花的詩詞無一不是傷感之作,傷落花離枝,惜春光不再,感身世凋零。
落花佳作如此之多,但在境界上無一能超越龔自珍的這首《己亥雜詩》。一句「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將落花的離愁傷感變成崇高的獻身精神,讀來有一種熱情澎湃的壯懷之情,也表達出世人對美好事物積極追求。
其實龔自珍的人生也未必比杜甫、李煜等人更如意,他身處清王朝有盛轉衰的時代,一生仕途坎坷,卻又憂國憂民;他清醒地認識到封建統治的腐朽,屢屢揭露時弊,受到權貴排擠和打擊,逼不得已辭官而去。如此坎坷的人生,見落花未必不傷感。
其實,龔自珍也確實寫過一首很傷感惆悵的落花詞,且來欣賞這首《減字木蘭花》:
清·龔自珍
序:偶檢叢紙中,得花瓣一包,紙背細書辛幼安「更能消幾番風雨」一闋,乃是京師憫忠寺海棠花,戊辰暮春所戲為也,泫然得句。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