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我們為了夢想,去往天涯盡頭,在四季里流浪,在紅塵里輾轉。
踏遍天涯霜雪,閱盡人間滄桑,不知何時,眉間染上了歲月的殤。
多少紅塵過往早已漸漸模糊,遠方的故鄉也成了心間的一道傷,總在不經意的夜里,悄然入夢。
紅塵繁華,隨處可棲,心卻無處安放。
800多年前的一個除夕夜,南宋狀元漂泊異鄉,寫下一首詩,道盡了無數游子的心聲。
《乙亥歲除漁梁村》
黃公度 〔宋代〕
年來似覺道途熟,老去空更歲月頻。
爆竹一聲鄉夢破,殘燈永夜客愁新。
云容山意商量雪,柳眼桃腮領略春。
想得在家小兒女,地爐相對說行人。
黃公度這個詩人可能大家不太熟悉,他是南宋紹興八年的進士第一,也就是狀元。
古代科考堪稱「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唐宋多少著名文人都曾落第,黃公度卻能一舉奪魁,也是相當厲害了。
當時的宰相趙鼎十分欣賞他,兩人時有詩詞唱和。
原本能得到一朝宰相的賞識,仕途當是無礙,然而事實卻正好相反。
趙鼎是堅定的「主戰派」,而南宋朝廷統治者卻更傾向于茍且偷安。
趙鼎在宋金和議中與當時的「主和派」代表人秦檜交惡,后遭秦檜構陷,被貶出京。
黃公度因與趙鼎交往甚密,因此受到牽連,同樣遭到了秦檜的打壓,一度被罷官還鄉。
後來復起,出任廣東肇慶府通判一職。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