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朱敦儒字希真,號洛川先生,是兩宋詞壇上一位聲名遠播的大詞人,同時也是南宋最高產的詞作家。
朱敦儒的填詞風格,上承蘇、柳;下啟辛、元。清俊豪邁,瀟灑飄逸,頗有一些李白詩歌的風韻。因此又得了一個稱號,叫做「詞俊」。
淡泊名利、寄情山水,是朱敦儒的標簽。他曾經「三拒朝廷征召」,直到47歲才短暫地出仕當了幾天官,稍后又辭官歸隱。
南宋陸游十分崇拜他,待他去世以后,重讀其詩文,感慨萬千地寫詩贊美道:「中原遺老洛川公,鬢須白盡雙頰紅。……公今度世為飛仙,開卷使我神凜然。」
據傳,朱敦儒是一位文武全才,曾擔任南宋的兵部侍郎。所以南宋不少「主戰派」詩人與軍事將領,都十分崇敬他。
然而朱敦儒在秦檜當權時在朝中擔任過高官,因此又有人把他打入秦檜門下「十客」之一。因此之故,南宋有不少文人取他代表作《鷓鴣天·西都作》改成打油詩,對他進行諷刺。
朱敦儒既然與「主戰派」交好,為何後來又會成為秦檜的門客呢?難道他是一個政治上的「騎墻派」嗎?那首被人拿去改成打油詩的「代表作」,又是怎麼回事呢?
下面我們就來聊一下,讓朱敦儒譽滿天下,最后卻被人拿來攻擊、諷刺他的《鷓鴣天·西都作》。
《鷓鴣天·西都作》——宋·朱敦儒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與疏狂。曾批給雨支云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
詞作大意:
我是天宮里自由懶散的「山水郎」,玉帝把人間的風景,交給我來主管。
我曾經批過降雨、刮風的詔令,也累次遞上過留住云彩,借來月華的奏章。
生平寫下了一萬首詩,飲下了一千盅酒,我什麼時候把人間的王侯將相看在眼底呢?就算請我進汴京的皇宮去當官,我也懶得去。還是先在頭上插著梅花㬱,到洛陽城中去買醉吧。
「清都」一詞出于《列子·周穆王》:「清都紫微,鈞天廣樂,帝之所居。」意思就是指天帝居住的地方,「山水郎」是詞人自己編的一個官職。
在詞中,朱敦儒上來就說了一番「大話」,把自己編排成一個主管人間山水的神仙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