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朱敦儒字希真,號洛川先生,是兩宋詞壇上一位聲名遠播的大詞人,同時也是南宋最高產的詞作家。
朱敦儒的填詞風格,上承蘇、柳;下啟辛、元。清俊豪邁,瀟灑飄逸,頗有一些李白詩歌的風韻。因此又得了一個稱號,叫做「詞俊」。
淡泊名利、寄情山水,是朱敦儒的標簽。他曾經「三拒朝廷征召」,直到47歲才短暫地出仕當了幾天官,稍后又辭官歸隱。
南宋陸游十分崇拜他,待他去世以后,重讀其詩文,感慨萬千地寫詩贊美道:「中原遺老洛川公,鬢須白盡雙頰紅。……公今度世為飛仙,開卷使我神凜然。」
據傳,朱敦儒是一位文武全才,曾擔任南宋的兵部侍郎。所以南宋不少「主戰派」詩人與軍事將領,都十分崇敬他。
然而朱敦儒在秦檜當權時在朝中擔任過高官,因此又有人把他打入秦檜門下「十客」之一。因此之故,南宋有不少文人取他代表作《鷓鴣天·西都作》改成打油詩,對他進行諷刺。
朱敦儒既然與「主戰派」交好,為何後來又會成為秦檜的門客呢?難道他是一個政治上的「騎墻派」嗎?那首被人拿去改成打油詩的「代表作」,又是怎麼回事呢?
下面我們就來聊一下,讓朱敦儒譽滿天下,最后卻被人拿來攻擊、諷刺他的《鷓鴣天·西都作》。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