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貞元二十二年(806年),冬至,白居易一個人躺在邯鄲的旅店里,不吃不喝。
冬天的夜又長又冷,漫漫長夜里,白居易思念自己的心上人,輾轉反側,離別相思之苦侵蝕著他的心,于是,一首《冬至夜懷湘靈》應運而生:
艷質無由見,寒衾不可親。
何堪最長夜,俱作獨眠人。
冬至的夜晚,寒氣襲人,想起她,心里便涌起了一股暖意。
我無法看見你的容顏,冰冷的冬讓人無法親近,這樣漫長的夜晚,該如何度過呢?
想必此時,你也和我一樣,也是獨自神傷無法入眠吧!
這首詩寫的大膽直率,抒發自己的思念。但問題是:湘靈是誰?
這要從白居易的童年說起。
白居易出生在今天的河南新鄭,他家隔壁有一個年齡相仿的女孩,名叫湘靈,兩人青梅竹馬,相處了8年之后,兩人情竇初開,正式談戀愛。
這一年,白居易賦情詩《鄰女》一首:
娉婷十五勝天仙,白日姮娥旱地蓮。
何處閑教鸚鵡語,碧紗窗下繡床前。
在白居易的眼中,湘靈就像天仙一樣美麗,她的一顰一語都牽動著自己的心。
在白居易十六歲赴京之前,十二歲的小姑娘問白居易:我喜歡你,你會回來娶我嗎?
白居易的回答擲地有聲,兩個小小少年就這樣把對方裝在了心里。
白居易二十二歲那年,湘靈年方十八,白居易因為父親病重不得不四處奔波,出于對湘靈的思念寫下了《潛離別》:
不得哭,潛離別。
不得語,暗相思。
兩心之外無人知。
深籠夜鎖雙飛鳥,利劍春斷連理枝。
河水雖濁有清日,烏頭雖黑有白時。
唯有潛離與暗別,彼此甘心無后期。
二十七歲的白居易進京趕考,這時的湘靈二十三歲,湘靈送了他一雙鞋,作為兩人的定情禮物。
這雙鞋,白居易一生珍藏著,即便是被貶江州司馬的時候,他還是不忘把鞋子帶到了江州。
唐德宗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初,當時二十九歲的白居易高中進士之后,趁著沒有正式授官,回宿州符離家里住了近十個月,期間向母親提出了要娶湘靈為妻的要求,白母以湘靈出身寒微拒絕。
四年后,已經功成名就、在京城做官的白居易躊躇滿志地回家,再次懇請母親大人讓他和湘靈完婚,母親沒有一點商量余地二次拒絕了他的結婚請求。
兩個從小青梅竹馬的戀人從此天各一方。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