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柔是一個美好的詞。
可是,似乎是杜甫搭不上邊。
他是憂國憂民的老者,寫下「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名句,
他是重情重義的朋友,「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是他對李白的深情,
事實上,他還是溫柔的丈夫。
對于孩子,對于妻子,杜甫傾吐著溫柔的情意。
有一天夜里,月亮高懸,他想念遠方的妻子,寫下一首無比溫柔的詩,撫慰后世1200年。
詩名《月夜》。
月夜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這是一首戰亂時的離歌。
公元755年,安祿山起兵反唐,安史之亂爆發,第二年,叛軍就攻入長安。
長安變成了戰場,許多人變成了流民。
杜甫也帶著一家人加入了逃難的隊伍。
幾經周折,一家人來到了鄜州,戰火還沒有蔓延到這里,杜甫在羌村暫時安頓了下來。
國家遭逢劫難,杜甫沒想到退縮,他心中的熱血又沸騰了。
當他得知唐肅宗在靈武即位時,立志報國的杜甫,將妻兒安頓在羌村,獨自上路,準備去靈武投奔唐肅宗。
可他一介書生,走在半路,就被叛軍抓住,押解到了長安。
這一年春天,杜甫到達了長安。
曾經繁華的都城,變得殘破不堪,杜甫感傷寫下: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他被囚禁在長安。
人在最無助最悲痛的時候,最先想到的永遠是家人。
月亮出來了,他揮筆寫下這首《月夜》。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