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杜甫這個人,他就是一部大唐興衰史,看到杜甫,仿佛就看到了大唐的一生。之所以這麼說,因為杜甫出生在士族京兆杜氏,是官宦世家,自幼家境顯赫。他的爺爺杜審言是初唐詩人,曾經和李嶠、崔融、蘇味道被稱為「文章四友」 。
杜甫的父親是武功尉、奉天令,母親是清河崔氏。杜甫自小聰明好學,七歲就可以寫詩,在五六歲時他看過舞蹈家公孫大娘劍舞,更是岐王的坐上賓。曾在崔九堂前,聽過李龜年的歌聲,在洛陽北邙山頂玄元皇帝廟里欣賞過畫圣吳道子畫的五圣尊容。
杜甫少年時期正是大唐的開元盛世,他不需要為生計而發愁,十九歲時出游,后期回鄉參加鄉貢,后期他參加進士考試,可惜落第。那時杜甫并沒有擔心前程,而是繼續過著快意的生活。杜甫二十四歲時寫了這首《望岳》「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展現出他非凡的抱負。
后期杜甫在洛陽和自己的偶像李白相遇,他們一起飲酒作詩,游山玩水。杜甫很欣賞李白,厲害也很看好杜甫,他曾寫道「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杜甫也 曾回贈李白:「余亦東蒙客,憐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
29歲時杜甫的父親去世,而父親的去世也代表著杜甫無憂無慮生活的結束。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