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紹翁,號靖逸,是南宋著名的「江湖派詩人」之一。他一生留下詩歌50余首,其中最出名的一首叫做《游園不值》。這是一首七言絕句,全文如下: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熟悉《千家詩》的讀者,對這首詩一定是耳熟能詳了,尤其是這首詩的第三句和第四句,非常有名,傳唱度也非常高。
不過,如今每當國人聽到這兩句詩,或者僅僅是聽到「紅杏出墻」四個字,腦子里總會泛起某些「桃色事件」。于是終不免「會心一笑」,但是這絕非詩人葉紹翁的本意。
《游園不值》在表面上看是一首游園詩,實際上也是一首富含樸素哲理的「不遇詩」。「一枝紅杏出墻來」出名,是因為這首詩的三四句寫得「秀」中帶「隱」,極具文學張力,且飽含哲理。
「一枝紅杏出墻來」這句詩之所以被人「曲解」,恰恰也是因為詩中的意象「潛隱」,可以讓人隨意帶入不同場景。于是給明朝著名「八公」馮夢龍,提供了「歪曲」它的便利。
其實,在南宋出版的《江湖小集》里面,葉紹翁這首《游園不值》與如今的通行版是有一些小小區別的,其文如下:
應嫌履齒印蒼台,十扣柴扉九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從《游園不值》這個早期的版本,我們不難看出,這首詩在寫「滿園春色」的同時,事實上還寫出了兩個人物。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