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末年,風云激蕩,雖然宋蒙聯盟覆滅了金國,一雪昔日之恥,但偏暗孱弱的南宋很快就遭到蒙古鐵騎的侵踏。自滅金后三十余年,南宋風雨飄搖,內憂外患,抵抗三十多年終被蒙元所滅。
南宋滅亡前后,詩壇詞壇也踴躍著一批愛國文人,他們大多有心報國但無力回天,唯有奔走呼號,或慷慨豪壯,賦報國壯志,或沉郁悲痛,述亡國之痛。如汪元量、王沂孫、蔣捷、戴復古、張炎等等。
只不過宋自遜的生平事跡已不可考,只能從其傳世的7首詞作中揣摩他的人生歷程,從最初的壯懷激烈,到最后的歸隱山林,承載的是亡國遺民的哀莫心死之痛。
且來一一欣賞宋自遜僅有的7首傳世詞作:
晝錦堂
荷葉龜游,庭皋鶴舞,應是秋滿淮涯。昨夜將星明處,彷佛峨眉。干戈已凈銀河淡,塵沙不動翠煙微。邦人道,半月中秋,當歌不飲何為。
誰知心事遠,但感慨登臨,白羽頻揮。恨不明朝出塞,獵獵旌旗。文南一失澶淵勁,夔門三箭武關奇。挑燈看,龍吼傳家舊劍,曾斬吳曦。
這首《晝錦堂》是宋自遜早年豪放詞的代表,下闋中「恨不明朝出塞,獵獵旌旗」直陳心跡,表明沙場報國的心愿。「挑燈看,龍吼傳家舊劍,曾斬吳曦」以劍斬叛將的典故贊人,鼓蕩著從軍報國的激壯之心。
沁園春·送戴石屏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云胡不歸。既有詩千首,如斯者少,行年七十,從古來稀。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