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蘇軾,我們一點都不陌生,他的詩詞名句如數家珍,「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一蓑煙雨任平生」、「人間有味是清歡」。
他是北宋中期文壇巨擘,無論是詩詞,還是書畫,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不僅如此,他還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美食家,火遍大江南北的東坡肉就是他的發明創造。
這樣一個會寫詩、會生活、個性真誠又豪放的人,走到哪里都受到人們的喜愛和追捧,所以他的朋友圈總是很熱鬧。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這是他寫給好友張懷民的詩。
「攜手江村。梅雪飄裙。情何限、處處消魂。」這是他寫給好友陳襄的詩。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這是他寫給好友劉景文的詩。
除了這些發自內心為朋友所寫的暖心之作,有時候他對朋友也毫不客氣,或調侃、或毒舌、或勸誡。
他調侃張先,80歲的人老牛吃嫩草,娶了一個18歲的美麗新娘,「鴛鴦被里成雙對,一樹梨花壓海棠。」
他揶揄陳季常怕老婆,我的朋友真是可憐,我們正相談佛法一聽到老婆的大嗓門,嚇得手里的竹杖都掉落在地,「忽聞河東獅子吼,柱杖落地心茫然。」
今天分享他的一首《臨江仙》,勸誡自己的朋友戒色,一直流傳至今。
誰道東陽都瘦損,凝然點漆精神。瑤林終自隔風塵。試看披鶴氅,仍是謫仙人。
省可清言揮玉塵,真須保器全真。風流何似道家純。不應同蜀客,惟愛卓文君。
宋:蘇軾《臨江仙·贈王友道》
這首詞寫于蘇軾的晚年,此時的他信奉佛教,認識了一位姓王的道士,名叫王友道。與王友道相識的過程中,他發現這位朋友雖然是一位方外道士。
但是他的心卻不并清凈,對于男女之事過于執著。
他擔心朋友長此以往沉迷女色,可能會陷入迷途,并且對身體也不利。那怎麼來勸自己的朋友呢,這種事情總不好意思直接來說,于是他巧妙地寫下這首勸誡詞。
「誰道東陽都瘦損,凝然點漆精神」。誰說東陽人都是瘦弱的呢?朋友你的眼睛就如同漆點染一般炯炯有神。
開篇第一句,就先夸贊朋友精神清朗、眼如墨玉,蘇軾勸人也是很講究策略的,先不忘將朋友夸贊一番,會后面的勸導做好情感鋪墊,畢竟沒有人不喜歡聽好話。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