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布衣,浮世生涯
詩詞的美麗是永恒的,像億萬年動聽如初的雨聲。
《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台鏡,飛在青云端。
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圓。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
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
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憂來又如何?凄愴摧心肝。
看到這首詩,是不是想起了許多的童年往事。每天寫完作業之后,唯一的樂趣是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各種游戲,老鷹捉小雞、捉迷藏、摔泥巴,等等。
到了夜幕降臨,明月升起,幾個人一起圍坐在小河邊數星星看月亮。對著星星講牛郎織女的故事,對著月亮講嫦娥奔月的故事。
兒時的我們并不清楚月亮的概念究竟是什麼。大人們告訴我們,月亮里面住著一位美麗的仙女,名字叫嫦娥,月亮上有一顆桂花樹,有個叫吳剛的男人每天拿著斧子砍樹,嫦娥養的兔子就把掉下來的桂皮拿來搗藥。
我們就會似懂非懂的盯著月亮看,看能不能看見桂花樹,看嫦娥什麼時候能出來。直到現在,我們還是沒有等到嫦娥出來。
我們長大了,童話也不再存在了。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