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是南唐的最后一位皇帝,他富有才華,早期的作品以詞風華貴、溫婉柔情為特點。然而,在中期,他開始明白南唐的困境、體會到人生的哀愁和無奈,卻又很多事情力不從心,束手無策,此時他的詞風變得淡雅而憂愁;
亡國之后,李煜的詞風產生了劇變,沉郁哀婉,題材廣闊,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對后代詞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有觀點指出:人生所經歷的苦痛,往往會讓人有所收獲,從文學藝術創作的角度來看,這會成為創作的源頭和滋養。這種觀點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今天我們要聊的這首詞《烏夜啼·昨夜風兼雨》,是李煜在亡國降宋后描述其生活狀況和囚禁心境的作品。
開寶八年(公元975年),北宋軍隊攻入金陵城(現江蘇南京),此時的南唐已經無力抵抗。李煜作為南唐后主肉袒出降,被俘之后被宋朝軍隊帶回北宋首都汴京,并在此受到軟禁。
正是在這樣的屈辱境地,李煜創作了此詞,表達了他在囚禁生活中的思戀故國和現實痛苦,字里行間透露出深深的憂愁。
這首秋夜抒懷之作,沒有用典,也沒有寫明具體的人和事,從頭到尾,整個意境顯得空曠而悲涼,極具動人之力。尤其是當我們有了一定的人生經歷,或者遭遇過人生的挫折時,讀到這首詞,往往會深受李煜的悲情和細膩筆觸所打動。
我們先來看看這首詞:
《烏夜啼·昨夜風兼雨》
[五代] 李煜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